宣城:拥抱长三角 谱写新篇“宣向未来”
从率先推行林长制到创成全域“中国天然氧吧”,
从融入长三角到争当排头兵,
从打通“黄金水道”到建成绿色生态皖东南第一港……
宣城正蓄势待发拥抱长三角,谱写新篇,“宣向未来”。
本周
上级媒体纷纷聚焦宣城
一起看看
↓↓↓
代表委员说丨全国人大代表何淳宽:“追赶江浙、争先江淮”的“宣城答卷”
(滑动阅读全文)
↓↓↓
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央广网发 宣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宣城市市长何淳宽本次参加全国两会带来的建议都与长三角一体化相关,这些建议是何淳宽在宣城近两年履职过程中所重点关注的,也是宣城百姓所期盼的。他表示,宣城与江浙地缘相近、山水相连,很多村庄都连在一起,两省发展的差距群众感受最深,唯有“追赶江浙、争先江淮”,不断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才能交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宣城“高分答卷”。
“一地六县”合作区是“一号工程”
目前,宣城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安徽省第3位,是安徽高速、高铁路网最密集的区域之一,进一步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与沪苏浙的时空距离,是宣城打造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迫切需求。何淳宽表示:“今年力争宁宣高铁开工建设,待明年沪苏湖高铁通车后,宣城就将进入上海‘1小时通勤圈’。”
便利的交通,使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迈入快车道。区域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的“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上海光明集团绿色发展基地,江苏省溧阳和宜兴市,浙江省长兴和安吉县,安徽省郎溪县和广德市)地处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大都市圈的交汇地,是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唯一相互接壤、无缝衔接的天然板块。近年来,“一地六县”合作区累计签订共建协议93个、推出一体化制度创新实践成果52项、落地一批重点项目,成为了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何淳宽看来,“一地六县”合作区天然形成了包括三省一市区域的地理空间格局,是最能代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区域。
目前,合作区正在园区建设、产业协作、机制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性进展,让人才、数据、资金等要素流动更加畅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长三角营商环境同城化一体化带来的便利,一步步将制度红利从“纸面”落到“地面”。
合作平台已具备的前提下,产业协同发展是重点。当前,宣城正将新能源和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两个“千亿产业”进行培育,其中:新能源产业已构建了光伏全产业链体系,正在着力打造“中国异质结光伏之都”;作为全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宣城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超过600家,占全省的20%左右。
“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上下游协作,聚焦‘2+3+4’产业链强化‘双招双引’精准对接,多措并举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体系。”何淳宽说,今年以来,宣城市已召开三场政商恳谈会,就是要加强与沪苏浙等地政策协同、制度接轨,创优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的营商环境,努力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和“合伙人。”
“科创+产业”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宣城深入推进制度、技术、产业和全域等多维度的创新能力,发展势头强劲。2022年,宣城市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累计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63个,创新能力排名安徽省第4位,跻身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何淳宽表示,坚持创新主体、平台、人才协同发力将是科技创新助力宣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2022年,宣城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9家,同比增长76.1%;高新技术企业达565家,净增105家,创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居全省第5位。宣城的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为解决部分企业创新投入不足的问题,宣城正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三个清零”行动,即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无研发活动、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无研发机构、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无创新成果申报的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清零”,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率达50%以上。
在高能级的平台建设方面,宣城市一方面支持和引导企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创新平台,与中国科大、合工大、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高校院所已建成产业研究院、技术转移机构17家。另一方面抢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机遇,高水平建好用好重大创新平台,构建“研发在外、转化在宣”发展模式。位于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创智中心的宣城(上海)科创中心是该市首家“科创飞地”,可围绕特色产业规划,支持宣城中小企业开展跨区域产学研合作,构建跨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和主导力量。”何淳宽表示,宣城市为此制定了实施产业人才政策“宣八条”,2022年共发放补贴资金4800多万元,补贴各类人才16000多人,惠及企业600多家。同时,宣城已建成运营安徽首个长三角“一地六县”(宣城)人才综合体暨人力资源产业园,精准做好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安居保障、人才招聘、创业指导、金融服务等全周期、一条龙服务。
何淳宽表示,2023年,宣城市将继续坚持“科创+产业”思路,围绕“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两个目标,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学研融合等环节实施一批科技专项,不断强化创新投入,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山水诗城”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基地
宣城作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组成,素有“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自古诗人地”的美誉。文化底蕴丰厚,自然生态优美,既有“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的绝美,也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宣城潜心打造的“皖南川藏线”、“皖浙天路”、古村落查济景区等诸多旅游景点都成为无数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
但由于地域上紧邻黄山、徽州这些国际知名IP,宣城旅游也有自己的“危机感”。何淳宽表示,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必须基于自己独特的资源和优势,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宣城80%左右的游客都来自于沪苏浙地区,所以我们将打造‘长三角生态文化休闲康养旅游基地’作为总体目标和基本定位。”何淳宽说。根据《宣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宣城市正依托当地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森林康养基地、康养旅游村、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旅居养老基地,构建多样化的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全力做好“+旅游”“旅游+”等工作,将康养旅居等业态提档升级。目前,黄山东线徽文化及慢生活体验板块正在打造之中,将着力开发徽文化和名人文化研学产品、徽式乡村休闲体验旅游产品、康养及慢生活体验类旅游产品,成为文化研学及慢生活体验片区。
每到假日,宣城市境内的“皖南川藏线”就会迎来一批批长三角地区的自驾游游客,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网红打卡地”。何淳宽表示,为进一步提升优化“皖南川藏线”自驾廊道的水准,打造全国知名的自驾旅游目的地,宣城将加快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及新业态项目建设,给游客以更好的旅行体验。除“皖南川藏线”外,宣泾城市休闲景观廊道和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的建设也正在积极推动,宣城正努力让“旅游走廊”也成为“生态走廊”和“经济走廊”,高标准参与到浙闽皖赣生态旅游区建设中。
“中国文房·诗意宣城”是宣城的城市品牌,也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载体。何淳宽表示,宣城正在编制文房四宝研学旅游精品线路,串联笔、墨、纸、砚等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并积极创建国家级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高品质建设宣纸小镇、宣砚小镇,推进文房四宝相关特色小镇、博物馆建设,加大文房四宝文创产品研发推广力度,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增强识别度和知名度。
“未来,我们要依托皖南顶级山水人文资源优势,建设高质量旅游基地,把宣城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高品质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诗画皖南的体验地。”何淳宽说,力争到2025年,宣城旅游接待规模突破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700亿元,文旅产业投资额超500亿元。(记者周然 赵家慧)
来源:央广网
宣城首届跨境电商发展峰会召开
(滑动阅读全文)
↓↓↓
本次峰会由宣城市人民政府主办,宣城市商务局、宣城海关、宣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主题为“新时代·新跨境·新机遇”。活动以“线上直播+线下峰会”的形式同步开展,200多家重点外贸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代表参加,直播观看人次达120多万,各方共同探讨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培育壮大外贸发展新路径。
随后,来自深圳电子商务协会的10多位跨境电商领域专家就跨境电商融合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聚焦国内国际双循环下跨境电商发展机遇,围绕宣城跨境电商产业带、跨境电商行业发展、政策法规、营销策略等细分领域开展分享,探讨跨境电商发展最新趋势,助力宣城企业在当前形势下抓住跨境电商新机遇,链接各方海量资源,实现精准对接。
同时,峰会现场设置主展馆1个、各县市区和企业展位24个,展示了宣城跨境电商企业优势产品,为跨境电商服务企业和跨境电商卖家搭建了互动交流的平台。为进一步破解新形势下跨境电商发展瓶颈,在峰会结束后,还特地举办以“如何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赋能宣城市跨境电商发展”为主题的沙龙活动。
据了解,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宣城)跨境电商综试区一年来,宣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宣城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工作方案,出台了《宣城市外贸和口岸促进政策》,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宣城跨境电商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开通B2B 9710业务;基本建成跨境电商9610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鸿乔斯跨境电商产业园创成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和使用海外仓27个,3个海外仓上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创成19个安徽出口品牌;培育84家跨境电商实绩企业,跨境电商交易额14.2亿元,同比增幅94%。(通讯员 夏敏 记者 罗鑫)
来源:安徽日报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安徽实践】宣城:拥抱长三角 谱写新篇“宣向未来”
(滑动阅读全文)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从率先推行林长制到创成全域“中国天然氧吧”,从融入长三角到争当排头兵,从打通“黄金水道”到建成绿色生态皖东南第一港……宣城正蓄势待发,拥抱长三角,谱写新篇,“宣向未来”。
林长制从这里走向全国
“通过林长制,不仅林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村里的娃娃鱼等野生动物也越来越多了。”在林长制改革策源地旌德县华川村,原村书记周云长向记者讲述林长制的发展情况。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华川村通过会议制定了造林、护林公约,成为现代林长制的前身。2017年旌德县出台《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标志着“林长”从“无名有实”到“有名有实”,林长制也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现在村里每户全年可通过林业收益五万元。”据周云长介绍,近年来村里结合林长制改革,发展山核桃、白茶、灵芝等林业特色产业,并积极谋划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和发展碳汇经济。
据悉,去年宣城市完成营造林46万亩,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60万亩,林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并创成全省首个全域“中国天然氧吧”。今年宣城市将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建设,推广“小山变大山”试点改革经验,大力发展国家储备林,林业总产值将有望突破800亿元。
东向发展的“第一前哨”
广德市承东启西,区位优越。自古有“锁三吴而襟两浙,江南雄郡”之美誉,是安徽省唯一同时与苏浙两省毗邻的县份,也是安徽东向发展的“第一前哨”。
在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广德牧泰莱电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立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生产的108层IC测试板,该测试总板厚6.8mm,厚径比20∶1,翘曲度0.3%,为目前国内的最高层次IC测试板。
刘立告诉记者,公司于2016年签约落户广德,目前已建成年产28万平方米双面及多层高端印制线路板项目。“广德区位好,面向沪苏浙半导体大市场。我们落户以后,当地职能部门予以高度重视,提供了流程审批、人力资源等全流程的服务,让我们能够安心落户全力生产。”
据悉,宣城市广德经济开发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苏皖合作区建设,建成运营全国唯一设在内陆县的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皖东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形成一站查验、一站通关、一站出口的快速便捷通道。目前,园区投产企业达到437家,正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集聚平台和千亿级园区。
自去年以来,宣城市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苏皖合作示范区、“一地六县”合作区建设,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94个。通过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定期举办“宣向未来”企业家沙龙和新落户企业座谈活动,设立50亿元产业链投资引导基金,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500个,居全省第1位。
“通江达海”皖东南第一港
在郎溪县定埠港,作业声不绝于耳,一片忙碌景象。不远处的芜申运河波光粼粼,水清岸绿。
定埠港位于芜申运河右岸,宣城市郎溪县周家村,港口岸线长640米,共有8个1000吨级的泊位。
据了解,芜申运河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是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两纵六横”中的重要“一横”,源于安徽省青弋江,最终穿太湖由苏州市吴江区进入上海,全长271公里。
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实现长三角地区水上交通的无缝对接,2020年,宣城市人民政府与安徽省港航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省港口运营集团与郎溪乡村建设投资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安徽省定埠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定埠港及临港产业园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目前定埠港累计吞吐量突破了1200万吨,开通了省内首条县级集装箱航线,通过长江、太湖可直达上海。”据安徽省定埠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绪文介绍,定埠港自开港以来共服务县域企业近100家,为当地企业每年节省物流成本3500万元,还获得了全省首个“零碳码头”称号。
2021年以来,投资1.5亿元的定埠港二期及临港产业园项目启动,定埠港三期及综合服务区项目完成总体规划布局,建成后定埠港散货年吞吐能力可达1500万吨、集装箱30万TEU。未来的定埠港将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国家战略引领下,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和港航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共同促进宣城市水运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 汪应智 朱晓桐)
来源:中安在线
五集政论片《中国的民主》第一集《选想选的人》
(滑动阅读全文)
↓↓↓
在中国,选出想选的人,成为被选择的人,是法律赋予公民平等而珍贵的权利。过去几十年,我国民主选举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形式持续发展,民主之道越走越宽。
中国的选举是广泛平等的。
2021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层选举。
从国家领导人到广大群众,10亿多选民1人1票,同票同权,直接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占我国五级人大代表总数的90%以上;间接选举产生上一级人大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中国的选举是真实的。
东海之滨的上海市,是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首次提出地。近年来,一例例生动真实的民主实践,在这座城市不断拓展。
在一场筹划近半年的工会选举中,人们通过扎实的筹备、严谨的程序、周密的部署,充分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的力量。
中国的选举是发展的。
40多年前,位于广西北部的合寨村,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从最初的烟纸选票到如今的规范化选举,合寨村民主制度不断完善,“让群众说了算”不断落到实处。
小小村庄的变化,折射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巨大成就。几十年来,我国民主选举不断发展,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始终如一。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追求。
出品人:傅华 吕岩松
总策划:赵承
策划:孙承斌 李拯宇
监制:孙志平
统筹:张平锋
制片人:李姝莛
编导:李亚光 王梁
记者:李亚光 汪奇文 白斌 李海伟 曹力 陈尚营 陈诺 有之炘 覃广华 杨驰 程睿泽
视觉:夏勇
配音:王帅龙
片名书法:周劲松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安徽郎溪:“3+”模式满足群众法律需求
(滑动阅读全文)
↓↓↓
“线上+线下”构筑普法新模式。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工作机制,选派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44人,推进全县96个村(居)社区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线上”建立法律服务微信群,依托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微信工作群,及时在线上为群众答疑解惑。“线下”定期开展法律顾问进村居普法宣传活动,为“法律明白人”开展专题法治培训。
“定时+预约”实现服务零距离。健全村(居)法律顾问团队服务机制,通过开展法治课堂、接待群众法律咨询、进行村务法治审查等。同时,引导村居法律顾问下沉提供“预约”服务,通过电话预约的方式,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开展矛盾调解等。
“专业+延伸”开辟服务新路径。通过制作法律顾问公示牌,将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联系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多渠道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和职能作用,2022年以来,开展法治宣传70余场次,解答各类咨询3000余人次,审查经济合同60余份。(李希蒙 宗禾)
来源:人民网
听,全国两会上的宣城声音!
(滑动阅读全文)
↓↓↓
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等话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广德市新杭镇金鸡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广奇在会上发言——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安徽宁国:打通政策快享“高速路”
(滑动阅读全文)
↓↓↓
央广网宣城3月8日消息 为进一步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全面提升为企服务效率,宁国市秉承“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服务精神,通过持续开展“政企面对面”“企业服务日”等主题活动,为全市企业及项目提供靠前、精准和高效的服务,让政策精准落实顺畅无阻。
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打破“企业找政策”的传统思路转变为“政策找企业”,通过对惠企政策的全面梳理,建立项目申报储备库,对企业、政策进行标签化处理,高效实现企业与政策条款自动匹配。在政策申报前期,主动向企业推送相关惠企政策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培训、上门指导等宣贯活动,实现政策找企业。安徽品志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H65环保插针黄铜线,荣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10项,但同时企业无法快速判断是否符合首批次新材料申报条件,并存在政策传递时效差等问题。该市经信部门在知悉企业情况后,主动联系企业“一对一”指导企业完善申报资料,现该产品已纳入2023年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拟评定名单。
从“项目政策并行”到“全流程闭环管理”。摈弃项目政策“两条腿”走路的工作方式,全面推行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一方面,通过对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汇编政策依据、内容、享受主体、申报渠道、申报材料、联系方式等内容,让企业提前做好申报准备,另一方面,通过职能部门每月深入企业了解项目建设情况,从项目立项开始就为企业量身定制一系列奖补政策申报流程图,大大畅通政策落地“每一公里”。安徽阿莫斯流体技术有限公司的“大流量排水机器人”从产品研发到技术攻关再到批量生产,该市经信、科技等部门先后帮助其申报产学研合作项目、制造业重点领域产学研用补短板产品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安徽省工业精品等项目,预计可获得资金补助近百万元,大大激发了企业创新研发积极性,实现研发生产和行业带动的良性循环。
从“政策兑现申报”到“政策免申即享”。通过系统分析现有相关产业发展的扶持激励政策,对企业符合产业发展帮扶政策需要达到的条件进行归纳梳理,建立工业大数据平台,整合税务、规划、环保、发改、科技、经信等部门数据信息,依托平台“产出专项分析”“分类专项分析”等专题模块,取消了“企业线上申请、线下报送材料”的繁冗步骤,将原有“申请、受理、审核、核拨”四大流程优化成为“数据比对、意愿确认、拨付到账”三个环节,彻底改变过去等企业报送申请材料的服务方式,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以“零申报”的方式享受政策红利。通过这些认定条件的设置,既避免了无效审核,实现服务效率不断提高,也避免了漏审,做到了应审尽审。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市发放技改固定资产投资、营收上台阶奖励扶持激励资金492万,受益企业达90余家,真正实现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不断提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记者张宣剑 通讯员汪蓉)
来源:央广网
【新职业新女性④】民宿管家:带给您梦想中的田园生活
(滑动阅读全文)
↓↓↓
初春的泾县,嫩绿的藤蔓已悄悄爬上墙头,溪边青苔茁壮生长。查济云外民宿的小院里添了红粉和新绿,民宿主人陈宁华忙前忙后打扫布置,准备迎接踏青游客的到来。
12年前,陈宁华旅游来到皖南查济,“空气清新天高云阔,山尖总有晨雾缭绕,推窗可见松鼠邻居。”她被这里的环境深深吸引,于是在此定居,成为都市之外的第二个家。
经过几年的用心修缮,云外民宿里加装了风雨廊、亭子、鱼塘……种上了好看的花草树木。
2019年5月,来自苏州的一家三口路过这儿,推门问能否住宿,成了云外民宿的第一单生意。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游客认可后,陈宁华专门腾出三间客房,在网上平台做推广,成了民宿管家。每逢周末节假日,云外民宿的生意都格外好。陈宁华还请来当地村民做帮工,日薪150元。
记者 温沁 摄影报道
来源:安徽日报
宣城绩溪:“扩、畅、建”聚力构建内联外畅 “大交通”格局
(滑动阅读全文)
↓↓↓
中新网安徽新闻 3月6日电 近年来,绩溪县锚定打造“皖东南交通枢纽”目标定位,多维发力大手笔推进交通大建设,聚力构建起“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让小山城迸发出“大交通”的精彩。
扩张“外通道”。围绕构建“一横三纵三环六联八通道”骨干公路网体系,实施了国道233东迁,建成了绩谭旅游快速通道,打通了绩溪伏岭水村至歙县里昌溪段、家朋-和阳-浙江仁里公路等几条与浙江黄山“互联互通”的外向通道。今年来,新开工了S215绩溪至歙县段改建工程(郎家溪至仁里段)、S346荆白路美丽公路;启动了S346荆州至伏岭段改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谋划推进G330苦竹岭至龙凤口段改建工程、S68旌德至绩溪高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合肥-泾县-旌德-绩溪-黄山-千岛湖顺畅通道,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畅连“微血管”。聚焦“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2.3亿多元,完成“四好农村路”畅通工程项目231个,总里程535公里,初步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11个乡镇为节点、通乡畅村达组的农村公路网络,通乡镇和景区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64%。2021年投资5000万元完成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造,开辟13条县内旅游专线,实现了县内景点村庄交通连点成线。今年来,再次开工岭北片区古村落保护联网路工程、国省干线养护工程、绩溪县路域景观提升改造等,项目共对26个景观节点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畅通乡村“微血管”。
健全“管护网”。按照“县道县管、乡村道乡村管”的目标,实施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管养机构,全面实行“路长制”,并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统一招聘乡村道路专管员,解决农村公路重建轻养问题。目前,全县11个乡镇22名农村公路管理专职人员全部培训上岗,坚决杜绝了农村公路失养、缺养情况发生,日常养护农村公路达800多公里。今年加大投入0.7亿元,计划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危桥改造、农村公路安防提升工程等项目13个,确保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明显改善,全力争创“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通讯员 周明助 刘浩)
来源:中国新闻网
(滑动阅读全文)
↓↓↓
中新网安徽新闻3月10日电 3月9日,旌德县2023年第一次“双招双引”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此次集中签约涉及生物医药、新材料、绿色环保等多个领域共1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达19.8亿元,关联度大、拉动力强,将为旌德产业延伸、企业产业转型注入强大动能。
据悉,此次签约10个项目包括年产5万吨再生聚合高分子新材料项目、年产1000吨全生物可降解环保包装袋项目、移动医疗信息车生产项目、云禾生态电商基地项目、高端医用材料生产项目、中德博美口腔医院项目、年产800万只生态环保竹制牙刷项目、旌德县昌泉生态园项目、光纤及通信插件生产项目和年产6.5万套生态木门深加工项目等。
“企业落户旌德以来,我们深切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高效服务。正是旌德良好的营商环境,坚定了我们在旌德继续投资创业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将以本次项目签约为新契机,守正创新,真抓实干,勇毅前行,使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为促进旌德经济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安徽绿德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燕真切表达了选择在旌德投资兴业的心声。
近年来,该县坚持大力推进“工业富县”战略,始终把“双招双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抢抓发展机遇,加大招引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效。下一步,该县也将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提供优质、便捷、全方位的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刘浩 通讯员 余祯霞 田蓉)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 | 侯国庭
审核 | 金婷婷
主办 | 宣城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更多好内容,等你来看↓